独山轴承:抱团闯出新天地
2025-11-27
11月20日,独山经开区的一排排标准化厂房里,机器轰鸣。
“我们的月产能已跃升至1000万套。”贵州优利凯精密轴承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锦发说,9年前从福建迁来,当时一个月只能生产200万套轴承。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公司产品体系全面升级,公司已被认定为规上企业,产品型号达80多种。
独山经开区是省内产量最大、配套最齐全的小微型轴承生产基地,集聚27家轴承及配套生产企业、1500余条生产线,每年可生产不锈钢、轴承钢、碳钢等各类微型、特微型深沟球轴承10亿套。近年来,独山引导企业走差异化、专业化发展道路,通过精准招商和优质服务,让各具特色的轴承企业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异彩,共同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小微型轴承生产基地。
作为园区轴承产业的重要一员,贵州远胜实业专注于中高端轴承密封件的研发制造。厂长莫定军介绍,公司实现自主开模,年产量达4亿件,随着订单量持续增长,企业正积极更新设备,推进产能扩张。

贵州优利凯精密轴承有限公司工人操作自动化设备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嘉琪 摄
“公司赚的钱大多数都投入到设备里了。”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岑显礼说,作为以不锈钢轴承为行业特色的企业,丰达轴承确立高精密超微轴承发展定位,紧盯低空飞行产业发展态势,引进专业技术人才,攻克生产精度难题,如今丰达轴承的空载性能已与全球知名的微型轴承品牌产品接近,不仅进入了飞利浦、美的等小家电巨头的供应链体系,还为无人飞行器、精密仪器仪表等高端制造行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,与国内多家知名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
外出洽谈业务时,岑显礼会主动向产业链伙伴推介独山的轴承发展环境,政府相关部门在接到企业推荐后,会立即组织实地调研评估,这种以商招商的方式取得显著成效。目前在拓展园龙洞产业园A区引进的企业中,有半数以上都是通过该方式落地。“我们各家企业优势互补,未来可以发展成一个轴承‘大超市’,客户来园区逛一圈,基本上能满足绝大多数采购需求。”岑显礼说。

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工人进行精密加工作业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嘉琪 摄
“近两年我们成功引进了奥优、近锐、双和等6家优质企业,其中近锐公司计划新增轴承生产设备制造业务,这将填补本地产业链在设备供应环节的空白。”独山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近年来轴承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,2024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.26亿元,带动就业约1000人。
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,从低端制造到品质突围,独山轴承产业正以集群之力“转”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。
(来源:天眼新闻)
